逆向思維 挖掘真需求真價值——專訪貝殼找房專利和軟著團隊

                              總第177期 盛婉婉 China IP發表,[专利]文章

                              科技驅動 創新突破

                              這個行業太需要誠信了,行業出現的問題和消費者的反饋,倒逼我們不斷思考,不斷挖掘用戶真需求、真價值,代入用戶視角,實現從“我想做什么”到“用戶要什么”的思維轉變。未來,貝殼將會繼續積極吸收運用新興技術,以開放的心態在居住型服務商知識產權保障體系上走出無限可能。

                              貝殼找房作為“科技驅動的新居住服務商”,致力于推進居住服務產業數字化、智能化進程,通過聚合、培養、助力優質服務者,為三億中國家庭提供包括二手房、新房、租賃、家裝、家居等在內的全方位、高品質、高效率居住服務,打造行業首家“居住型服務商”知識產權保障體系。

                              這一切成功的背后,有著怎樣一支知識產權服務團隊為其保駕護航、規避風險、掃除障礙?為此,China IP記者對貝殼集團副總裁、貝殼找房總法律顧問陳巖進行了一次深度訪問。采訪中,陳巖向記者全方位展示了貝殼找房在推動產業發展過程中,貝殼知識產權團隊助力其創新行穩致遠的秘訣。

                              高瞻遠矚 實現彎道超車

                              近年來,我國法律法規和政策體系正在響應新時代的國家發展需求而作出調整。在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大背景下,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的專業性顯得愈發重要。因此,貝殼找房聚焦于集智攻關、敢為人先、創新實踐,開辟出了獨特的加速超車道路。

                              一是順應時代大勢。貝殼集團法務中心團隊迅速作出反應,推動公司合規發展機制的完善與落地;更加注重風險防控,包括反壟斷合規、數據安全、交易安全等房地產行業領域的風險防控;通過加強合規教育,充實合規力量,完善合規機制,明確法律責任,升級貝殼整體的合規體系,以期把法治精神落實到企業發展的方方面面,切實維護國家利益和消費者利益。

                              二是更加強調公平公正。貝殼擁護并堅持“房住不炒”大政方針,支持政府規范房地產行業的種種亂象,積極配合中央及主管部門,樹立行業典范,依據要求及時整改違規行為,協助政府推動行業健康發展;另一方面,十四五規劃提出加快發展住房租賃市場,加快住房租賃法規建設,完善住房保障基礎性制度和支持政策,這將為房地產行業注入新的活力,貝殼也對此密切關注,并期待諸如《住房租賃條例》、保障性住房相關規范等政策法規的出臺。

                              三是更加注重數據安全。貝殼從數據合規的戰略設計、技術落地、內部審計三個方面,依次理順基于產品、業務、組織的數據合規圖譜,為不同的實務場景適配具有不同合規側重點和落地路徑的數據合規制度與流程,量身打造出一套適合貝殼的數據安全合規運營控制體系,目前已成為企業組織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這套合規體系覆蓋全平臺數據流轉,深入觸達各類日常業務場景,向上支持線上產品和各類應用,向下確保硬件與數據資源調度合法合規,對外保障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的合規安全,對內支撐組織運轉與企業科學管理、參與各類數字化解決方案的頂層設計,在業務前端建立起數據合規防火墻,實現強有力的事前法律風險控制。

                              四是更加關注民生與特殊群體的福祉。貝殼注意到政府對于保障性住房的重大部署和大力提倡,也注意到包括北京市政府在內出臺的各種地方性規定。“在住有所居、租售并舉的大政方針下,我們未來將與政府、企業、事業單位和社會機構在保障性住房方面展開更深入合作,向社會貢獻貝殼的力量,對符合各地‘保障性租賃住房’保障范圍的‘新市民和青年人’、低收入群體、住房困難群體等,提供更加切實、完善的住房保障和福利。”陳巖坦言。

                              五是更加注重科技創新。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貝殼作為產業數字化的代表,通過自主研發VR(虛擬現實)技術和AI(人工智能)技術,賦能傳統房地產交易場景,打造VR看房、AI講房、VR帶看、VR售樓部等全新的消費者購房體驗場景,用數字化方式打造更智能、便捷的客戶體驗,完成交易線上化閉環。在空間三維重建領域的VR技術不僅在房地產領域有應用落地,還在文博酒旅(如2020迪拜世博會“云上中國館”“VR博物館”項目)、會展、家居家裝等九大行業落地應用。截至2021年6月30日,貝殼已累計拍攝逾1386萬條VR房源,成為全球首個實現VR在產業側大規模落地應用的企業。以VR、AI技術為核心的貝殼未來家,還榮獲2021“直通烏鎮”全球互聯網大賽消費互聯網專題賽一等獎;“如視VR三維重建和信息展示平臺”榮獲“科技冬奧、智慧北京”的“十佳優秀技術產品”獎;貝殼還在國際人工智能頂級會議NEURIPS 2021、語音領域頂級國際會議INTERSPEECH 2021上發表相關會議論文。

                              與時俱進 創新中尋突破

                              貝殼的核心競爭力何在?陳巖毫不猶豫地給出答案:“貝殼努力將自己清晰地定位于‘科技驅動的新居住服務商’,一直在積極探索符合產業發展特性的協作治理機制。我認為,新居住服務商中的這個‘新’字的核心內涵,是貝殼利用科技能力、運營管理能力,切片化地對居住場景中一個個用戶痛點進行重度改造,最終讓用戶體驗到更有價值、更可信賴、有更好體驗的服務。”

                              了解新需求、開創新思想、提出新方法,貝殼在發展實踐中不斷推陳出新。早在2004年,推動貝殼創立的鏈家就完成了第一件商標的申請,并在2008年取得了“鏈家”商標的注冊。2015年,公司成立了專門的商標團隊,2018年又成立專利團隊,搭建貝殼的知識產權合規體系,打造了行業首家“居住型服務商知識產權保障體系”:區別于傳統的電商平臺(如京東、淘寶),貝殼主要通過聚合、培養、助力優質服務者,為三億中國家庭提供包括二手房、新房、租賃、裝修等全方位的高品質、高效率居住服務。在這種商業模式下,貝殼知識產權團隊結合房地產服務的特性,探索建立了符合行業特質的“居住型服務商知識產權保障體系”。

                              商標方面,貝殼知識產權團隊制定了《貝殼平臺知識產權保護規則》《貝殼標識使用規則》等規章制度。通過規則體系的搭建,貝殼不僅履行了知識產權保護義務,也確保了與其合作的經營者不侵權,更與行業內的房地產經紀品牌開展合作,助力其成為新經紀品牌。

                              專利方面,貝殼知識產權團隊形成了以住為核心的新居住領域全方位賽道的專利布局?;?ldquo;對‘住’這個行業重度改造一次”的戰略目標,貝殼激勵產研團隊在二手房、新房、租賃、裝修等居住領域進行技術革新和突破,推出了諸如虛擬現實(VR)看房、房源循環策略驗真系統、經紀人—客戶—房源精準匹配、地圖找房、云平臺、智慧工地、管理駕駛艙、跨地區線上簽約等創新技術,并于2019年出臺了貝殼的第一個專利獎勵制度。

                              在采訪中,陳巖以貝殼的主賽道房產交易為例,向China IP記者依次列舉了貝殼在促進行業良性發展上踐行的6大創新舉措,分別是:真房源承諾、二手房服務承諾、新房服務承諾、“極速賠”服務、違規房源治理、投訴管理機制。

                              使命驅動 以價值觀指導團隊的選用育留

                              上述完整成熟的系列舉措,得益于貝殼擁有一支優秀的團隊。價值觀是貝殼人才“選用育留”的指導核心,無論是在人才選聘還是人員晉升、獎項評級、人員培養上,貝殼都要求員工使命驅動、以身作則,建立激勵和約束機制,確保團隊和個人行為與貝殼價值觀一致。面對利益沖突和巨大壓力時,貝殼強調團隊成員應回歸使命、愿景、價值觀進行決策,看長看遠,勇于承擔責任、做正確的事。

                              在選人方面,貝殼知識產權團隊認為融合性指標應高于專業性指標。“專業性是基礎,但并不是專業性越高越好;在專業性達標的基礎上,團隊融合度則更為重要,因為團隊作戰最重要的是團結,只有團結才能發揮出1+1>2的超團隊能量。”陳巖坦言。

                              在培養人才方面,貝殼知識產權團隊邊打仗邊培養,通過馳名商標認定、解決重大危機案件、上市、反壟斷應對等重大戰役,沉淀打勝仗的經驗,實現團隊能力的快速提升;根據個人特征選擇專長方向,同時建立補位機制,既能有效支持業務和防范風險,又能促進團隊成員之間互相學習和成長,從而建設各有所長、不斷成長、互相補位的專業團隊。

                              在成就人、輸出人方面,貝殼知識產權團隊從建設組織能力出發,優化人才培養機制,加速人才成長和流動,打造人才梯隊,盤活人才,提升團隊內管理者在選人用人培養人方面的意識和能力,實現團隊人才批量成長、持續輸出。

                              重視服務品質 打造品牌力量

                              在貝殼成立三年半時間里,貝殼知識產權團隊加大市場開拓力度、提高服務品質,憑借自身在知識產權領域多年的扎實投入和經營,獲得了多項知識產權領域的國際獎項。貝殼申報的發明專利獲得第22屆中國專利優秀獎、第14屆北京發明創新大賽金獎;2019年,入選北京市專利試點單位;2020年,獲評北京市專利示范企業;VR掃描設備“伽羅華”斬獲2021紅點產品設計大獎、2021世界VR產業大會VR年度創新獎、2021年日本最高設計獎GOOD DESIGN AWARD,并連續2年入選“北京市企業海外知識產權預警項目”,獲得較高額資助金。

                              商標方面,從2004年注冊第一件“鏈家”商標到現在,貝殼在全球26個國家和地區已申請注冊了6000多件商標、300多件版權。“鏈家”商標連續三年獲得馳名商標認定,實現司法、行政領域商標最高榮譽的雙覆蓋。貝殼于2012年開始著手“鏈家”商標的馳名認定工作,歷時5年,先后于2017年、2018年、2019年三年,分別被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國家知識產權局在商標行政訴訟程序、無效宣告程序、異議程序中,成功認定為馳名商標。貝殼知識產權團隊還解決了多件巨額、復雜的知識產權糾紛案件,如打贏與商標搶注人長達15年的商標糾紛,解決與安居客1.4億元的房源糾紛,以及打贏被北京互聯網法院評選為“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案例”的鄭州黑文案等。

                              專利方面,2017年至今,貝殼在國內外的專利申請累計達2000余件,獲得國內外授權近900件,其中發明授權累計達300余件。更值得一提的是,貝殼開展專利海外布局,在僅2年的短短時間里,其自研技術已獲得美國發明授權13件、日本發明授權3件,最快的1件美國授權發明從申請到授權全程不足6個月。

                              不忘初心 助力創新行穩致遠

                              在貝殼上市前夕,貝殼知識產權團隊在時間緊迫的高壓下,對外組建精銳談判小組,靈活而精準地把握談判節奏;對內,團隊為極端情況的出現做好應急預案,形成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打法,順利解決了軟件合規風險。

                              曾經的成績,并不能讓貝殼人停下繼續前進的腳步。多年來,貝殼知識產權團隊在法務工作和知識產權工作中始終以開放的心態,嘗試著各種有助于提升工作效率的新興技術,開放包容的團隊更是讓貝殼獲得了2020 ALB China十五佳公司法務團隊、《商法》2020年“年度法務團隊成就大獎”、知識產權專利)優秀法務團隊和中國知識產權雜志評選的“2020中國杰出企業知識產權管理團隊”等榮譽稱號。

                              “這個行業太需要誠信了,我覺得行業出現的問題和消費者的反饋,倒逼我們不斷思考,不斷挖掘用戶的真需求、真價值,代入用戶視角,實現從‘我想做什么’到‘用戶要什么’的思維轉變。未來,貝殼將會繼續積極吸收運用新興技術,以開放的心態在居住型服務商知識產權保障體系上走出無限可能。我堅信我能做到,我的團隊更能做到。”陳巖總結道。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知識產權雜志出品)"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新聞糾錯:010-52188215,郵箱:chinaip@hurrymedia.com
                              登錄查看全部

                              會員留言


                              只有會員才可以留言, 請注冊登陸。

                              查詢及評價系統

                              文章檢索

                              關鍵詞:

                              在線調查

                              据悉,正在修订中的《专利法》四修,拟将恶意侵权专利赔偿额度从原有的最高三倍上限调整到最高五倍,五倍赔偿已经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赔偿额度,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没有考虑过
                              合理,打击侵权,确有必要
                              不合理,赔偿过高,国际上并无先例


                              AV一区,二区在线观看